江西
江西风情 国际表达
当前位置:江西频道首页 > 江西故事 >

最早的“御用铜矿”

最早的“御用铜矿”
2023-04-24 09:58:51 来源:中华网江西  

我国商代的青铜文明举世瞩目,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、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、江西新干大洋洲大墓等都出土了大量铸造精美的商代青铜器。那么,一个问题是,这些青铜器冶炼的原料从哪里来?

根据长期以来的考古发现,长江中下游有个铜矿带,这也是中国现在最为富有的一条铜矿带,江西德兴铜矿、湖北大冶铜绿山、安徽铜陵铜官山等现代特大型铜矿就云集在这一带,已探明储量占全国储量的三分之二以上。

在这条铜矿带上,最为代表性的青铜文明是1988年在江西省瑞昌市境内的铜岭发现的铜矿采冶遗址,将中国青铜矿料的始采期提前到了商代中期,成为我国迄今发现的矿冶遗址中年代最早、保存最完整、内涵最丰富的大型铜矿遗址。这是我国冶金考古和青铜文化研究的重大发现与突破,把中国大规模开采铜矿的历史推进到三千多年前。遗址的发现,证明瑞昌铜岭是长江中下游青铜文化的发源地。

铜岭铜矿采冶遗址出土的物品中,有堆积如山的炼渣、小型青铜兵器和实用铜器。据相关专家分析,大型青铜礼器的制造工艺是掌握在商王朝手中的核心机密,只能由王朝指定在几处“中央铸造厂”铸造,广汉三星堆、新干大洋洲等,就可能是王朝设置的“中央铸造厂”所在地。长江中下游铜矿带的铜矿,包括瑞昌铜岭铜矿,除允许冶炼一些小件和实用器皿外,主要是作为王朝的铜料来源供应地而成为“御用铜矿”。

“中央铸造厂”和“御用铜矿”往往相隔数百甚至千余公里,如广汉三星堆和瑞昌铜岭就相距一千多公里,大量的铜原料的供应需要通过长途跋涉,是一件耗费无数人力物力的物流工程。但好在这些富铜矿处于长江中下游水系上,长江各水系成为运输的天然通道。

文 | 一凡

(责任编辑:勒琪)
关键词:铜岭

24小时热点